现代汽车集团今日表示,至2030年将在中国市场提供21款新能源车型,覆盖纯电动、PHEV和氢燃料电池等技术路径。在全球范围内,2025年将推出25款纯电车型。
据外媒报道,受全球芯片短缺影响,福特汽车日前公布新一轮工厂停产计划,受波及的有福特美国五家工厂和土耳其一家工厂。4月19至26日,福特将对芝加哥、Flat Rock、密歇根和堪萨斯城工厂进行减产,俄亥俄组装厂也有减产计划。此外,位于肯塔基州Louisville的卡车工厂将在4月26日至5月3日停工,位于土耳其Golcuk的货车工厂将在5月8日至5月31日停工。(财联社)
创维将于4月27日在北京召开相关发布活动,主题为“再一次创导未来”、“创维智能汽车的未来”。创维对外官宣海报可以看出创维汽车的外观轮廓。众多厂商宣布造车计划或着加入汽车系统领域,创维与其他厂商不同的是,已经有实体汽车的展示了,此前在AWE展会上,创维展台就已经展出了创维汽车。有说法称,4月下旬天美ET5将改款升级,同时改名“创维汽车”,尾部标识也会改为“SKyworth”,这被认为是即将在4月27在活动上亮相的车型。
如果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生态内容服务,交互产品生态的数据逐渐积累,人机交互也将更加智能。
据报道,在许多方面,福特公司的新型野马电动汽车都在紧跟模仿特斯拉,但近日,福特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在Twitter上表示,在测试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福特的做法与特斯拉完全不同,特斯拉是将客户当做了测试这项技术的小白鼠。
团车退场了,那些同样被IPO“绑架”的中概股,日子也并不好过。
4月14日,记者获悉,受芯片短缺影响,4月份一汽-大众奥迪将减产30%,参考一汽-大众奥迪3月份的销量,其4月份减产数量可能超过2万台。(第一财经)
只要翻过那座山,未来或许就在不远处。
造车和上市,滴滴都要。
小鹏汽车在其官方微博公告称,将于4月14日推出其第三款生产车型:小鹏P5,新车将是首款量产激光雷达的智能汽车。
雷军公布小米首款车售价、滴滴已启动造车项目、美团公开无人驾驶车辆相关专利、FF纳斯达克上市脚步加速、特斯拉第一季度销量创新高······
富士康一旦成功,郭台铭有望因此造就一个未来汽车业的“台积电”,成为汽车代工之王。
4月5日,LG电子宣布将在7月3日之前停止手机业务的生产和销售,这就意味着这位曾经全球第三的手机巨头将彻底退出手机市场。
4月9日,从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官方了解到,截至2021年3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约85.1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35.5万台、交流充电桩49.5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1台。(新京报)
长安汽车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亿元–10亿元,同比增长10.92%–58.46%。主要因公司销量增长、产品结构优化,自主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合资业务盈利能力稳步改善。同时,公司发布年度业绩快报,公司2020年度实现净利润33.24亿元,同比扭亏。
挥一挥手,和时代告别,26年的LG手机之路画上了一个不算很圆满的句号。
从多位行业知情人士处获悉,小米生态链公司石头科技已经下场造车,石头科技创始人兼CEO昌敬亲自操盘,成立独立的汽车公司,石头科技同时也向石头汽车公司出资。与理想汽车一样,石头汽车首款车选择了增程技术路线,初步的产品定位是类似奔驰G系列的硬派越野车型。
据外媒报道,咨询公司毕马威(KPMG)对发展中的电动汽车市场进行了一项全面研究,指出全行业向电动汽车的转变对汽车制造商来说是生死攸关的挑战,但这一转变也并不是一瞬间发生。报告表示,未来20年,全球汽车市场上的驱动系统将是大杂烩,包括电池动力、氢动力、油电混合动力和燃油动力汽车。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到全球汽车市场份额的24%至37%。汽车制造商的命运将取决于高管们如何在燃油车的衰落以及新能源汽车兴起之间寻找平衡。如果2030年电动汽车的市场份额达到30%,那么整个汽车行业将会有4000万辆燃油车产能过
吉利控股集团消息,4月8日,国际汽车标准合作组织——IATF正式宣布:吉利汽车集团成为IATF国际汽车工作组第10家汽车集团成员,并拥有董事表决权。作为历史上第一个亚洲会员,吉利的加入是IATF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吉利将与其它9大国际汽车集团以及欧美各国汽车协会,共同参与国际质量标准制定,推动世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
滴滴造车的另一面,是网约车行业正趋于饱和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