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报告。
科技周报,为你精选过去一周(7.3~7.9)最值得关注的「科技」新闻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1年间,外资累计净增持境内债券和股票超过7000亿美元,年均增速34%。与此同时,人民币全球活跃度再上新台阶。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占比升至第四。这也是自2015年8月以来,人民币国际支付全球排名首次超越日元,跻身全球前四大活跃货币。(上证报)
10月22日消息,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昨日的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9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继续维持全球第五大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2.19%。从金额来看,2021年9月,人民币支付金额较8月总体增加6.67%,同期全球所有货币支付金额总体增加了4.41%。(来源:中国证券网)
前8月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63.9%
有观点认为,人民币近期在“主动升值”,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主要表现为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关键因素在于美元走势偏弱。这一点,无论是在汇率的阶段性运行上,还是日内波动中均有清晰呈现。近期,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非美货币对美元也不同程度升值,而人民币对这些货币或有所贬值或小幅升值。这些表明,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基本缘于美元走弱的“跷跷板效应”,“主动升值”证据不足。(中证网)
外汇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从人民币汇率的角度看,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这一点很关键,可以非常有效地释放市场压力,防止单边预期。从我们计算的汇率预期表现来看,去年年底,境内外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一年期历史波动率分别达到了4.3%和5.1%,均较年初上涨0.6个百分点,处于历史比较高的水平。汇率弹性增强,可以及时释放市场压力,我们觉得这有助于形成市场汇率调节和交易行为之间的良性循环。
25日,高盛就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展望和资本市场动态举行了一场媒体电话会。会上对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政策安排、人民币汇率、资本市场等作出最新预判:对于人民币汇率,高盛表示,“非常看好”。对于中国的股票市场,高盛仍建议高配。从全球市场来看,高盛认为,随着明年全球经济将有显著反弹,明年应该是自2017年以来股票绝对回报最高的一年。(第一财经)
11月14日,在第十一届财新峰会上,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表示, 在研究过往500年经济历史的过程中,他发现所有世界领先的经济体都有世界储备货币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中国在世界GDP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但是储备货币上美元依然明显占优势。他相信,未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重要性会继续提高。
中金固收: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就1个月的短期来看,人民币积累较大涨幅后,可能会处于震荡状态,但从3-6个月的中期角度,人民币仍可能因为基本面和外资流入等因素助推继续升值,到6.5-6.6的概率不算太低。但6.0-6.4就属于比较激进的看法,暂时还看不到那么强的支撑因素。因为汇率和利率同时收紧反过来对经济本身也会构成压制,从而动态的角度会使得货币政策需要重新放松。
商务部14日发布了《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其中公布了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据记者了解,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仍是“4+1”,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并没有变化。相关人士指出,网上传的北京、天津、上海等28个试点,其实是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金融时报)
人民银行今天发布《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人民币支付货币功能不断增强,储备货币功能逐渐显现,人民币继续保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2019年人民币跨境使用逆势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19.67万亿元,同比增长24.1%,收付金额创历史新高,为全球第5大支付货币。
一国货币升值或贬值,决定因素需要分成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维度来看。不同时间跨度下,汇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不同。
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日前表示,除了进一步提升香港市场对内地资本市场的“输血”和“造血”功能之外,促进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血液功能互换”会越来越重要,即人民币的国际化。对于中国内地和西方世界,香港的功能也逐步进化与升级:从骨架联接转向肌肉联接、再到血液互联互通。香港的“血液”功能从开始简单的“输血”引进外资,慢慢演进到今后对资本“血液”的改造升级,最终会实现与全球“血液体系”的互联互通与功能互换。
2020年,将因为两件事情而刻入历史坐标,一是新冠疫情,二是数字货币。
客服微信: cyzone2019
产品服务升级,如需试用本功能,敬请移步至睿兽分析